融合互動沉浸、多元展示、親子共讀、表演劇場、主題冒險以及各種創意活動,提供孩童與所有觀眾豐富的體驗場域。
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及
日本伊東豊雄建築師事務所
透過思考與綠、水、風等亞洲獨有的自然生態,打造一個培養孩子生命力的建築。過去以「學習」、「玩」、「培養」爲關鍵字,與孩子一起思考建築、城市。讓這些關鍵字不只是詞語,而是共同發揮作用把這個理念建築化。
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及
日本E.D.I. Architects株式會社環境設計研究所
以Challenge、Creation、Community 3個主要課題,讓孩子盡情地遊玩、體驗並且學習,期待能克服未來面對的困難並具備成長力。環境設計以學習成長環境的研究為基礎,和孩童一起計畫、實踐,期待將來的兒童未來館以孩童為優先,實現目標讓台灣成為世界的驕傲。
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及
德國布魯克納事務所
期待國家兒童未來館,能夠提供孩子一個陪伴他們身心發展的場所。空間設計環繞著一株象徵兒童發展的「成長之樹」所形成。兒童未來館正好位於兩股力量的交會:其一是自東側大型萬坪公園延綿而來的「自然」氛圍,另一則是自西側新北市中心一系列都會廣場所延續而來的「都會」脈動。
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及
ARUP英商奧雅納工程顧問公司
國家兒童未來館,透過「無限大的城市緞帶」,串聯周邊活動場域,以「雲中之樹」為概念,發展出無限想像的雲及無盡探索的樹。
未來之樹+探索之梯=無限可能,是充分展現台灣特色高度、深度、廣度兼具的公共空間,也是我們於兒童可共創的未來記憶風景。
陳章安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及
美國丹佛兒童博物館
SUN & MOON取名靈感來自「遊玩」的閩南語—𨑨迌(tshit-thô)。部首「辵」代表走走停停,而日與月代表早、晚,從早玩到晚,故取英文的日與月而稱。來𨑨迌(tshit-thô)的願景是創造一種新的城市遊樂場域,在各種空間中探索與體驗,引導兒童在未來能夠以永續的思考與社會互動並與環境共存。
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及
西班牙Ambito Cero S.L.
引領國家未來主人翁通向未來的心智之鑰,「空之彼方」充滿想像與無限可能,這裡應是引領兒童追求人類理想的烏托邦。
建築最大的特色便是提供休憩、串聯所有垂直空間、盤旋於挑空門廳室內外的坡道空間,更引入植物生態,成為串聯公園至屋頂花園的綠色臍帶,讓兒童重新回到大地的懷抱。
兒童博物館的發展可追溯自百年前的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,之後的波士頓兒童博物館更受到皮亞傑學習理論的影響,發展出兒童自主學習、動手操作的博物館互動典範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樣的模式擴展至美洲、歐洲、亞洲等世界各地,不僅促使了世界兒童博物館的蓬勃發展,更加深了對於兒童的認識,同時激發出多樣的自主探索與認知學習的博物館技術。
國家兒童未來館基地位於新板特區特專三,起源自清代擺接平原。漢人移入後促進了農業發展,日本時代因鐵路而成為交通樞紐。戰後,外來人口大量湧入,板橋逐漸繁榮。1990年代後,開始規劃新板特區,以車站為中心發展機關、商業、住宅、文教。整併了縣民大道側的板橋客車場、臺北縣團管區和菸酒公賣局板橋酒廠等區域,未來將打造成國家級以兒童為主的館所。